【住房自由的人生—張金鶚教授演講心得分享】2021.02.27 政大行管碩課程

 


今天很高興系上能邀請到張金鶚教授來演講,在張教授仍於政大地政系任職時,便出了一本「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」一書,一直以來對於台灣房價的議題都非常熱絡地參與。

儘管1989年台灣的無殼蝸牛運動至今已滿30周年,然房價居高不下、房價所得比節創新高等等問題,仍在現今社會中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。

張教授這次用新書「住房自由的人生」作為演講主題,帶來許多新穎而實用的觀念。不同於網路、媒體其他講述房地產的專家(如Sway等等),張教授是比較偏向學術、研究取向的立場,這種分析模式有一種優勢,就是具備深厚的實證研究基礎,而非人云亦云的見解。

一開場,張教授便開宗明義地闡述「住房人生哲學」:居住使用(活在當下)為主、投資賺錢(期待未來)為輔的住房人生價值觀。

其實在聽演講的當下,教授的講述風格讓我聯想到一名作家——樂活大叔施昇輝,一名講述房地產、另一名專精於教導股票投資,兩者的共同點為:追求人生的富足與平衡。

那麼,為甚麼我們會住房住的「不自由」?我認為很多因素是導因於我們的貪婪、不滿足以及人云亦云的個性使然。

我們的不自由起因為,多數人希望符合社會大眾的價值觀、有土斯有財的傳統觀念,對於一再攀升的房價,我們總感到焦慮,即便超出自己能力所能負擔的狀況下,仍願意背負龐大的貸款去買房,而全然不清自己追求的目標是什麼。

房地產是很特別的一項產品,它同時具有像股票一樣的投資、增值的特性,又具備一般消費財能提供「住」的功能,並且會折舊。在這樣的前提下,在有限的經費下,怎麼買到一間適合自己的、價格又合理的住房,就變得有點難度了,因為還必須考量在台灣持有房屋的成本(稅務負擔)極低的現況下,許多投機客會炒高房價、囤房等等,最終導致一個居住正義與自由經濟市場的拉鋸戰。

在這樣的大環境下,張教授從自身經驗出發,分享了他從兩小屋換成現在令人滿意的退休宅的種種想法。

「到底該買房還是租房好呢?」這樣一個大哉問,應該常常有人問道。教授提出建議:年輕人可以先嘗試在外租屋,學習離巢獨立生活。另外,如果要買房,那要先問自已:「我會在這個地方長住超過7年以上嗎?」而7年這個數字,也是他做過相關實證研究後得出的最適結果。最主要的考量,係因中長期持有(5~7年以上)房地產,其相對的風險與報酬較適當,而短期的買賣交易成本較不划算,而這當然是以自住客為出發點的觀點。

其中令人比較訝異的部分是,張教授統計過台北市1971-1933年間的平均報酬,利用MIRR的方式修正後的年化報酬率並不高,這與我們「體感上」覺得身邊好多人利用房地產賺大錢的想法,稍微有一些出入。

確實在投資房地產上,要負擔除了稅務成本(現在還很低,未來也許有望調高?)、修繕成本、管理成本及在轉手的流動性上相對其他資產較差的特性。所以張教授建議大家,對於房地產這項產品,應該分配70%為自住考量、30%才是投資的考量。

畢竟出於自住的考量,我們會比較關心居家舒適度、環境、學區及安全性等等,然而若是投資的考量,可能會對價格跟區較為敏感一些。這就好似在財務上做資產配置一樣,我們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內,並且希望投資配置的組合可以多元而分散化。

課堂中,教授也丟出一個問題「要經過多少時間的"屋奴",才成為"屋主",是可以接受的?」3年?5年?7年?還是10年以上?

對於這個問題,參考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的房價負擔能力統計,109年Q3公布的房價所得比,台灣(全國)數據為9.19(倍)、台北市為15.29、新北市為12.16倍,其實要做一名超過10年的屋奴可以說是相當稀鬆平常的,更何況用房價所得比來看,你可能需要不吃不喝才可能付的完房貸!

那麼在這個建商、房仲掌握了大多數定價的決定權的困境下,我們怎麼知道自己買的房子價格是否合理?首先教授引述「定錨效應」這個心理學概念,來解釋為什麼我們願意接受高房價。定錨效應是在說,我們往往利用一個片段的資訊,作為決策的一個基準。套用在當今高房價的環境下,就因為政府在實價登陸的機制不夠落實與透明,才導致了商人能透過這樣一個「資訊不對稱」的方式賺錢。

為了解決這種狀況,張教授結合美國朋友(安富金融工程集團董事長楊太樂)提供的資源,架設了House+好時價這個網站,希望這樣一個免費的公益性平台可以提供大眾更透明的房價參考,避免定錨效應及資訊不對程等負面效應頻繁地發生在房市交易中。

經過實際操作該網站,還挺不錯用的,該網站的介面設計很友善,我認為目前可以作為591實價登錄查詢的另一個選項。

接近演講尾聲,教授提出「不動生命週期的住房人生」的樣的概念,認為不同家庭的生命週期及其住房的生命週期,要經常互相檢視調整。

把生命週期得概念導入買房,個人認為在洽當不過了!前些陣子看了《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》一書,書中針對個人家庭理財規劃,也建議使用生命週期去做檢視,因為我們在青、壯年這段精華時期,可能是我們人生中能夠付出勞力、賺最多錢的時刻了。許多人在這個時期新婚、養育小孩及長者,如果我們能把這樣一項變項,納入我們在買房及財務規劃上的考量,也許會比傳統上僅對於房價高低、地段、學區等等單一的變相去做分析,獲得更好、更滿意的結果。

在最後的Q&A時間,我向張教授發問了這樣的問題:「在我國現今高房價所得比的情形下,許多年輕人被迫必須購買超出自己負擔能力的房屋,而成為屋奴。如果參照日本房價發展趨勢,在少子化、人口負成長的的現象下,台灣未來的房市應是樂觀或悲觀?年輕人的未來還有希望嗎?」

會有這樣的提問是在看過總幹事黃國華寫的《鬼魅豪宅》一書後,其書中用比較誇示、寫實的手法描述台灣成為鬼島的結局,這不禁令人思考,我們會不會其實真的正往那失落的未來而前進?

教授的回應大略是,年輕人的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上,一定有能力自己改變的。至於日本的房價走是很有可能是台灣未來的寫照,只是發生時間長短的問題,沒有人知道何時會實現。

我認為教授並沒有切中問題的核心而回答,不過參考他在簡報中最終的結論:「人生不一定要購屋,但生活一定要有品質!」、「人生不一定要有錢,但一定要有夢想!」等等,就可以知道,其實退休人士的人生境界、視野與需求,已經跟我們不一樣了。

不過教授的回答也沒有甚麼問題,確實在當今社會,不合理的高房價可能只是眾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而已,我們的社會並不完美。就算雙城記中所說「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」,而身處當中的我們,在社會各領域稍微有一些能力、一些影響力,能不能做出什麼改變,付出一點甚麼,而讓這個世界、我國社會變得更好?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。

參考資料:

1、住房自由的人生(博客來連結)

2、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公布的房價負擔能力統計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