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灣地方創生故事—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演講心得分享】2021.04.10 政大行管碩課程

 

陳美伶女士介紹地方創生政策

對於地方創生(Revitalization)這個詞彙,你是熟悉還是陌生?

猶記得上次聽到這個詞,是109年在修學分班的時候,在課堂間無意聽到同學在聊這個話題,但當時並沒有將它放在心上。

直到今天,聽完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女士,花了大約2個多小時非常完整地介紹了,台灣由南到北推行地方創生的實際案例與經驗,我心中對於地方創生才有了個譜。

其實一開始接觸地方創生,會覺得這應該是類似過往社區總體營造,是返鄉青年應該關注的議題,而與我無關。況且我就住在台北地區,其實鄉下地方人口流失多少,速度有多快,都沒法直接地感受到。

然而在更進一步地了解,原來地方創生是我國政府(由國發會主導)學習日本成功的經驗,試圖透過這項政策來改善長期以來因為人口結構老化、經濟發展與資源過度集中在都市,等等的問題。

這不禁讓我想去上學期聽了嚴長壽先生,與賴青松先生的演講。嚴長壽先生有提到,他舉了當初疫情爆發,大量國內觀光客擠爆澎湖,產生「報復性旅遊」的例子,要大家思考我國觀光產業碰上的問題。而地方創生其實就是解方之一。

地方創生希望能透過在地特有的文化、產業,與在地的「人」做成連結,並且能透過適當的行銷,創造新的價值,並隨之吸引觀光客與商機。其實他在精神上,有些想要「復活」一個老舊鄉鎮那樣子的感覺。像成立了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先生,他學習日本「半農半X」的模式,在精神上與地方創生也是有些許連結的。

而地方創生的產品內容也不僅限於農業,陳美伶女士說道,像環保型平溪天燈、南投竹山的民宿、三峽甘樂文創、屏東泰武鄉的吾拉魯茲部落咖啡屋等等,都是我國地方創生成功的案例。

其實我認為地方創生在現階段能夠帶給臺灣最大的價值,除了平衡城鄉差距的問題,並提供有想法、有才華卻苦無資源的年輕人一些工作機會及舞台外,地方創生或許能夠扭轉我國當今「充滿複製性」的觀光產業。

怎麼說呢?身為台灣人一定有逛夜市的經驗,然而走進夜市卻發現每一攤賣的東西幾乎都大同小異?除此之外,政府砸大錢蓋的天空步道、水晶教堂等等,終將導致我國觀光產業的空洞化。

臺灣地方創生故事

在課堂後我自行上網查詢了許多日本、臺灣成功的地方創生案例,其中看了一段陳雅琳主播到日本各個地方創生景點訪問的紀錄影片「有一種Style叫創生—走訪日本偏鄉」,對於這些地方創生故事裡的男、女主角們,好不佩服,也深深地感受到他們展現出的文化底蘊。

在當今資本主義橫行,人人皆像「錢」看齊的社會氛圍底下,我們還有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初心,在慢步調的鄉野,過上物質簡單、心靈卻十分富足的生活呢?

多麼希望這些美好的可能性,就發生在未來台灣這片土地上,然後自己也能參與其中。

在準備辯論報告,蒐集資料時,也發現了政府在推行地方創生時可能會碰到的一些困難,也許是法規面需要鬆綁,又或是在經費補助方面的疑義。臺灣在國發會宣告2019年為地方創生年後,也陸陸續續實行了2年的時間,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勢必會碰上一些阻礙,而需要滾動式的調整,至少,這樣一個好的改變正在發生,而它可能帶來無限的可能。

期許地方創生這項政策,能夠成功地為我國當今低生育率及城鄉發展不均的窘境注入活水,讓更多人年輕人即便不往都市發展,也可以在鄉下城鎮找到自己的一片天!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