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tflix台灣電視劇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觀後感(2018年公視劇)

 

Netflix上可以看到公視的優質劇作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

遲了3年才在Netflix上追到這部好劇。不知怎地,看完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這部劇,心情好悶好悶,總覺得有股無法宣洩的憂鬱情緒,所以決定一定要用文字記錄下來,並讓更多人認識這部十分用心的作品。

爬文後才知道此劇是改編同名小說的作品。在首部「媽媽的遙控器」中,讓我看到電影「命運好好玩」裡面可以操控人生,讓人生快轉的遙控器的影子。也是男主角發現他的日子一直在重複的時候,吸引了我的眼球,才對此劇引發了興趣—編劇在賣什麼關子?

我認為"你的孩子"系列作品內容入科幻的元素十分新奇有趣,也為劇中想要探討臺灣教育體制弊病的話題,增添許多可看性。

至於為什麼會喜歡這部作品呢?我問自己。回想起來,大家是在筆者自己的成長經歷中,對於升學考試的體悟太深了吧。我從小就是家裡最喜歡讀書的小孩,成績一直也都不錯,直到大學畢業出社會以前,都十分認可「學歷至上論」的基礎論述,也就是考上好學校就是幸福人生的保證。

但出了社會,隨著年齡漸長,才漸漸意識到我國升學體制只不過是一套遊戲罷了,而我卻深陷其中。我自己是走火入魔到可以為了拚成績,熬夜苦讀,不顧一切,犧牲健康,只為了考上好學校。直到考上明星高中、考上令人稱羨的大學,步入社會,領著在通貨膨脹時代下稱不上優渥的死薪水,回首檢視自己的人生歷程,才發現過去學校老師半哄半騙地勸著我們考上社會定義的「好學校」,很有可能只是一場騙局。

然後自始自終我國教育體制都沒有引導過學生去想:你到底喜歡什麼?你所追求的人生觀是什麼?

我們的教育體制比較像是,引導學生按照分數與成績去填「可以賺大錢並且有社會地位」的科系,這時候,大學教育其實成了技職培訓所。我在學生時代,就曾有一段時間,對於考上醫學院、法律系、電機系有很深很深的嚮往,並且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成功的人生,考不上就可能成為社會上的魯蛇。(後來確實考不上,我是魯蛇無誤...XD)

就像在第二部「貓的孩子」中,一開頭便是親戚朋友間聚餐,在互相炫耀的小孩的工作成就與學歷,小朋友的成就是可以被「商品化」的,這就是在臺灣過年過節,年輕朋友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。

而我自己小時候因為在家族中算是比較會讀書的小孩,算是常常被拿出來稱讚,雖然小的時候,很享受這種備受尊榮的感覺(人類都是喜歡被讚美的),漸漸長大懂事後,才發現到社會對於成功並不應該有一個單一的標準,就算是從事勞動付出工作的人,也值得被敬重才對。

也是直到這個時候,我才對長輩之間將小孩作為相互比較的商品,如此的行為,感到厭惡。

本劇值得一提的事,劇中的母親演技都十分精湛(滿特別的,五部幾乎都是母親對小孩強加個人期待,而父親戲份跟影響力都較小,也許跟小說作者是以女生為出發點有關係),並且透過五部曲,完美演繹了不同家庭,有錢的、窮苦的、中產階級家庭,臺灣父母親如何將對於孩子的期待,用各種方式加諸在他們身上,形成一種桎梏。

此外,也想大推娃娃幫本劇寫的片尾曲"Don't cry Don't cry",每每在集與集之間結束時,我都會稍微反芻前一部想要表達的內容,慢慢地將片尾曲聽完,讓自己隨著感傷的情緒墜入歌曲的音符之中,然後默默地流淚。除了為劇中主角感到難過(其實劇中的主角就是社會上許多人的成長歷程),同時也為過去的那個自己拭淚。


以精采程度來說,我個人比較喜歡第一部「媽媽的遙控器」、第二部「貓的孩子」、第四部「孔雀」。

其中貓的孩子真的精采絕倫,查了一下才發現在2019年獲得第54屆金鐘獎電視電影獎,真是實至名歸。在貓的孩子這集中,劇情走向是男主角有點像是進入人格分裂的狀態,最後終於瀕臨崩潰,與母親在貓咪生產後,互相抱著痛哭,最後母親與不斷家暴的父親離婚後,選擇放下對孩子的執念。雖然可能因時間限制的緣故,讓故事在後面的轉折交代的不那麼清楚,不過這集中不管是父母親、親戚朋友、男主角及女主角演技都十分到位。

也很喜歡它的收尾,男主角阿衍說道:如果妳是耶穌,我殺了妳,妳要怎樣才能原諒我?

阿志:我是神?

阿衍:不是,妳是神的兒子。

阿志:所以我根本就不會死,我只是死給你看,我要你打從心底承認自己的愚蠢,再來乞求我的原諒。

阿衍:那如果妳是貓呢?

------

其實脫離校園生活有一段時間了,也不清楚現在的學生受到升學體制的荼毒,有沒有比我們當時還少。

還是是單純希望我國國人的普遍價值觀及教育度至可以更好,讓每一個人都可以適性適才地發展,找到自己真的能發揮所長的領域及事業,而不是活在社會的期望、別人的眼光之下,只能選擇長輩、父母親認為「有出息」的科系與職業。

你的孩子,不是你的孩子。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